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  学术专区 > 学术文摘

如何当好新时代国企领导人之思考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06.20浏览次数:226论文类型:其他

如何当好新时代国企领导人之思考

摘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必须做到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上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新时代,除了坚持以上习总书记提出“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外,还要加强德为基、学唯坚、贵在行、顺大势、讲团结、畏戒尺等六个方面修为。

关键词:新时代 国有企业领导 学习 实践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作为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一名领导干部,其自身的素质如何,决定和影响着其从事的经济建设任务和承担的具体职责能否完全胜任。那么,新时代,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除了应具备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和坚持国企业领导人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外,个人认为还应增强以下几方面修为:

一、德为基

以德为先,个人品德是为人之本,为官从政之准绳,党性源于人性、升华于人性。百善孝为先,为人为政必孝顺父母,尊师重教,爱护子女。为官之要必严于要求亲属子女、身边的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家国大事,以国为先,个人和组织同频,个人服从组织需求。

儒家认为:一等人有才又有德,是圣人;二等人德大于才,是君子;三等人有德无才,是庸人;四等人才大于德,是小人。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因为小人才胜于德,而其才可为善,也可为恶,因为有才,用其才去行恶则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尤其是领导干部,关键是要有品德,才干是后天可以培养的,有才干无品德,非但不利于团体,相反只会对团体事业造成灾难性后果。

作为领导干部,常言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历史上,素有官员气节、名节之说。即视道德名誉如生命,宁愿得罪权势甚至丢掉性命也不肯为了个人利益而被天下百姓唾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就是要自我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有能力、有时机时要想着怎样治理好国家、干好事业,心里时刻怀着天下和百姓

德分处事之德与做人之德,处事之德堪称道,做人有德誉为品。所谓:处事守道德,做人讲品德。做人德为先,有德也是一种有才的具体化。领导干部应言行一致,切忌对上级阿谀奉承,对同事打压防备,对下级严苛刁难;更不能会上不说,会下乱说,当面不说,背后八卦;说一套,做又是另一套。德才兼备国之器,有德无才国之用,无才无德国之废,有才无德国之害。

正直、诚实、善良和勤勉是人们推崇的美德,也是衡量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在才华与美德之间,人们通常把美德看得更重要。

美德的涵盖面十分广泛,真理、能力、善良、美丽都是它的代名词,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美德是万能的,品德良好的人通常能够做到无私奉献、勇于牺牲。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有大量的英雄前辈为了真理而甘愿把生命抛在脑后,或者为了祖国、人民、亲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正是由无数共产党人、爱国人士的先驱和热血铸就的。

二、学唯坚

学习指导实践,实践丰富践行学习内涵。书本知识为实践社会打下基础,实践检验提升学习成果;学他人,可大幅提高学习效率;持之以恒终身学,则为立身立命之要。要善于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工作实践,在工作实践中检验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一个过程。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科学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发展认识。要坚持从实践中来与到实践中去,深入了解群众,一切要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正确处理企业经济建设和解决各种工作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尤其是对集团整体建设发展亦面临更大的挑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切实增强学习本领,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实现新进步,做到博学精学,着力提升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

加强科学理论学习。着力提高政治能力。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有着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立场,有着严格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讲政治是我们党最本质的特征,政治标准是衡量领导干部的首要标准。提高政治能力,是实现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历史使命提出的紧要课题,也是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之举。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不仅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加强对党章党纪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经济建设发展思路谋划企业经济建设发展各项工作。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组织管理和经济建设发展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只有业务素质过硬,才不会说外行话、办外行事;才能敏锐地捕捉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科学、及时、准确制订发展战略规划;才能在职工中树立威信,带领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领导干部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针对知识短板、能力空白、经验盲区做到精准化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做到既全面又专业,努力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防止出现讲政治不如老干部、讲经济不如个体户、讲科技不如专业户的现象,切实解决好面对新时代不适应、不善为、不会为的问题,坚决杜绝作为问题,使自己真正成为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建设发展的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加强历史知识学习以史为鉴知兴衰,以人为镜明得失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学习历史,可以明国情,可以知兴替,可以明志向,可以增才智,可以强党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坚定文化自信,在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增强本领,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心态拓宽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

虚心向基层职工学习。着力提高服务能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领导干部要尊重基层干部职工的首创精神,把基层一线职工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问计于基层,服务于一线。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准确掌握基层职工所需的能力,融入职工、深入基层、精准调查研究,弄清干部职工的所需、所急、所盼,使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切实成为服务基层、推动经济建设发展、为职工排忧解难的有效之举,增强工作服务的针对性;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的具体举措,不断提高执行力,切实为基层职工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提高服务生产一线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服务的实效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服务基层干部职工上来,增强服务的方向性、目的性和精准性。

三、贵在行

千斤诺言,不如一次行动。行动是人生的真谛。知行合一,知是前提,行是关键。一分部署,九分执行。执行力是一种工作态度、精神状态,是一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也是政治觉悟的具体体现。在集团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标准不高、要求不严、速度不快、效率低下、主动性差、办法不多等现象。更为甚者,对上级要求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把部门利益、本单位利益、个人利益凌驾于全局之上,严重影响了决策部署的落实。这是宗旨意识淡化、党性修养不强、政治觉悟不高、纪律要求不严的集中反应。作为新时代下的领导干部,要把执行力作为第一能力,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领会好、践行好上级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坚决执行、马上就办的思想,做到上情下达、政令畅通、步调一致,不推诿、不拖沓,创造性地把上级的部署要求转化为具体方案、变成具体措施,静下心来抓落实、沉下身子抓落实。

领导干部带头先行,实际上是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领导干部必须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做面子活,不求扎扎实实见成效的干部,不会得到职工的支持和认可,更不可能带领企业良好发展。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把全部精力放在为企业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上来,要一步一个脚印走踏实、一点一滴抓落实。领导干部要在上级组织、基层职工面前塑造实在、实际、实干的形象。同时,领导干部还要身先士卒,发挥好头雁效应。领导干部在面对管理服务对象时,时刻做到已所不欲,务施于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行,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他人。

执行力的灵魂还在于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党员领导干部党性的最高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从当前干部队伍实际看,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道德品质,是党员干部党性纯不纯、强不强的一个重要体现。

四、顺大势

1919年,年轻的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挥就激扬文字: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

彼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兴起的新纪元,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敏锐洞察这一世界发展大势,纷纷发出时代的呐喊。陈独秀宣示:十八世纪法兰西的政治革命,二十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当时的人都对着他们极口痛骂,但是后来的历史家,都要把他们当做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李大钊疾呼: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正是乘着这不可拒的时代大潮,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一叶红船劈开嘉兴南湖的碧波,驶向时代前列,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中国共产党已从当年承载民族希望的小小红船,成长为如今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回首百年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何以取得成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善于分析和把握历史大势、总结和遵循历史规律。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一个经过科学理论武装、把握了历史发展大势和规律的政党,就具备了引领社会变革、推进正义事业的自觉,具备了百折不挠、无坚不摧的力量。

回望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往无前,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无不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结果。

进入新时代,从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书写人类历史上的减贫奇迹;从准确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到明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倡导共建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等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深刻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把世界机遇转化为中国机遇,把中国机遇转化为世界机遇。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不可拒的时代潮流。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繁荣,就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大势,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古语云,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应该用大历史观把握发展大势,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以因应之策从容应对乱云飞渡。

当前,集团整体经济建设正面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国家经济建设转型升级发展面临考验、因疫情导致国内循环滞涨、房地产市场不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的指示,市地矿局关于全面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在集团全面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集团新产业建设正有序推进、企业划转前各类存量历史遗留问题层出不穷等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新时代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更应时刻把握集团未来发展大势,及时了解人类文明、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经济、人民需求的方向和发展的大势,及时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第一时间学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深入分析集团当前面临的经济建设发展形势,准确研判地质矿产事业的发展前景,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五、讲团结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领导干部要善于团结班子成员、团结干部职工。

团结是一种智慧,会团结亦是一种本事。在一个团队里面,每一个人的能力不同,特长不同,性格不同,领导干部要实现团队的最大价值,就要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人尽其才。将每个人的力量整合起来,拧成一股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能够精准识人,准确用人,还要增强团队的思想交流,沟通协调,避免矛盾发酵。

所谓,人心齐,则泰山移,领导干部要搞好团结,凝聚人心,才能够形成合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重视和尊重班子成员,要走进成员并认真倾听他们的建议,做决策之前要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唯有以诚待人,才能够互相尊重。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了解职工的工作、生活,及时掌握基层职工的思想动向,倾听他们的心声,避免上下脱节。领导干部要使人信服,就要让自己有感染人的人格魅力,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多看到他人的优点,找准自己的缺点,做到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作为团队的领头羊,要切实增强自身能力。要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多参与实践锻炼,丰富自身的阅历经验,多向先进榜样学习,精进自己办事能力,争做一个组织、管理、业务和经济建设发展能力都强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领导干部对于整个团队要勇于负责、敢于负责,在面临困境和挑战之时,绝不卸责逃避,当迎难而上,迎接挑战。

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则强,强则胜物,领导干部要讲团结,重团结,要凝聚团队合力,带领团队拼搏进取。团结出战斗力、凝聚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个团队,团结才是第一要素,更是一个团队的精髓。没有团结的群体,尤如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领导干部要努力为团队营造一个和谐干事的良好氛围。在团队中,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不讲有损团结的话,不做不利团结的事。在班子内,会前多沟通,会上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会后按决策意见执行。同事间,善于相互补台不拆台,珍于相互成就不妒忌。

六、畏戒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无戒惧,无以为继。常怀敬畏之心,方可明大德。常思法纪之威,方可善其身。

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戒就是规矩、戒律,尺就是标准、尺度。如果说敬畏是内心的道德约束,戒尺则是党纪国法和各种规范的尺度,是法纪遵从。心中的敬畏、手中的戒尺,说到底就是做人为官的德行、规矩和准绳。领导干部是否能够常怀敬畏之心,关乎做人行事的操守和品行,更关乎党的执政之基。

领导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规。作为领导干部始终要把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放在首位,高悬规矩戒尺,心中有戒尺才能学会知敬畏,不犯错。同时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让自己知晓纪律、清楚明了纪律、懂得纪律,学会按纪律办事。时刻心存戒惧,才能管好自己的朋友圈、交往圈、娱乐圈、身边人,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对各种糖衣炮弹时,才能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领导干部常怀敬畏之心,必须做到经济上清白,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公开透明地履行职责。正确看待利与义的关系,敬畏法纪红线,守住人生底线”,当好廉洁表率,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领导部要常怀敬畏之心,清正廉洁严作风。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纪法规是规范领导干部正确履职尽责,防止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的高压线,万万触碰不得。对党纪法规常怀敬畏之心,是我们履行职责、服务基层职工的前提。要严格约束自己,牢固树立原则意识、底线意识、规矩意识,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敬畏体现的是一种为官态度与为人境界。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领导干部心存敬畏,才会而出乎理智、而有所顾忌、而不忘法纪。领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就不会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中乱了心智、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语中迷失方向、在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中恣意妄为。


本网站所发布的论文为2023年西部地经网学术年会征集到的论文原稿,以供交流分享,论文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作者自行负责。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