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  学术专区 > 学术文摘

地勘单位转型改革中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06.20浏览次数:230论文类型:改革与开放

地勘单位转型改革中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近年来全国各地方地勘单位正在进行新一轮转型改革。从对改革现状分析来看,目前地勘单位改革仍普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突出、职能定位不清、新兴地质领域难融入、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为解决转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实现地质勘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地勘单位转型改革对策和建议:(1)加强统筹,切实解决地勘单位的历史遗留问题;(2稳妥推进改革,明确地勘单位的职能职责;(3)加强新兴地质知识储备,积极对接地方需求;(4)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5)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

关键词:地勘单位;转型改革;对策

0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以往粗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地质工作既要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又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还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服务好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公众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更好地发挥地质工作的公益性、基础性、先行性作用。地勘单位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期、爬坡上坎的阵痛期、事企分离的倒逼期,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非改不可的关键阶段。

1 地勘单位转型改革现状

近年来,地勘单位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自然资源部出台的《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转型改革。各地方紧紧围绕国家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改革要求,立足需求和自身实际,在转型改革中分类改革形成了多样化模式。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大致呈现出三种类型或模式:一是将地勘队伍整体定位为公益属性,确定地勘单位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明确其具体职能,少量单位转为企业;二是按地质勘查工作的公益属性与商业属性,实行事企分离,事业为公益一类或参公管理,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为一家或几家地矿公司或集团;三是以整体转企,成立一个集团或若干公司。

从这几年转型改革来看,我国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目前仍普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突出、职能定位不清、新兴地质领域难融入、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对策,深化改革。

2 地勘单位转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1  历史遗留问题突出,制约地勘单位转型改革

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如人员结构不合理,资金设备的积累普遍不足,办公、生产、后勤基地不配套且陈旧老化,缺乏建设和维护资金,职工住房、职业病、大病医疗等补贴得不到妥善解决,离退休人员人数多负担过重等。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较大,制约地勘单位转型改革。

2.2 职能定位不清晰,事业单位仍需参与市场竞争

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后,目前部分省市地勘单位仍保留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这类地勘单位的公益属性和事业职能不清晰,政府相关部门分配给地勘单位的公益性地质任务有限,为了生存,需要对外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市场项目才能保证其正常发展。而且地勘单位多年来形成事企混合运行,地质工作的公益性和商业性交叉融合,使得事业和企业分离后,为了生存,经营业务仍然存在交叉竞争,无形中增加了新的竞争实体。

2.3 新兴地质领域难融入,专业人才普遍缺乏

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道路上,地勘行业兴起了诸如大气和水土等污染调查与防治、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勘查开发与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废弃物安全处置地质工作、服务绿色矿山建设、参与山水林田湖草调查、保护和服务自然资源统一管理领域的相关业务服务。但是一方面由于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结构单一,新兴领域的专业级技术人员缺乏,没有经验、业绩和技术人才支撑,业务能力得不到快速提升,导致短时间融入新兴地质领域难度大,另一方面地勘单位与业主尚未建立信任合作关系,新兴地质领域项目少、经费来源不稳定。

2.4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作为生产单位,地勘单位一直以来以开拓市场、完成项目、创造经济效益为第一任务[3]。地质调查项目工作量繁重、管理方式繁琐,大量的人力、物力全部都集中到具体的项目实施上。同时受限单位管理模式及人才结构,地勘单位虽然掌握了大量鲜活的野外地质事实,但科研水平相对较低,成果表达和学术能力有限[1],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近年来,各地勘单位逐渐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创建了自己的科技创新平台,但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5 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

目前,地勘单位普遍存在人员富余与短缺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地勘单位人员队伍庞大,离退休人员比例甚至大于50%,管理、后勤部门人员多,专业技术人员少,人员结构极不合理[3];另一方面,在新时代地勘工作领域由传统地质向“大地质”转型的过程中,又亟需引进一批与新兴地质领域项目相匹配的专业技术人员。另外,受限于事业单位体制,“吃大锅饭”的现象普遍,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高,人才培养环境有限,人才流失严重[4],地勘单位缺少成熟型人才、骨干人才、新兴地质专业人才,行业内缺少领军人物和有影响力的知名专家,限制了单位转型升级。

3 地勘单位转型改革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统筹,切实解决地勘单位的历史遗留问题

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已经到了必须解决有关历史遗留问题的时候。国家及地方政府应该和地勘单位三方一起积极面对,共同商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明确责任划分、解决方案和时间安排,化解地勘单位改革的相关困难。

3.2  稳妥推进改革,明确地勘单位的职能职责

各地勘单位应因地制宜,根据地方需求,稳妥推进地勘单位改革。一方面主管部门要调查研判事企分离的市场环境是否成熟,争取改革发展中实现职工和单位利益最大化,科学研究改革方式和进度安排,积极做好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协调好转型升级中各类问题和矛盾。地勘单位转企后,要把握当前形势和机遇,发挥积累的专业优势,在相关政策的帮扶下,尽快完成企业构建,融入市场,服务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要明确地勘单位事业身份的职能职责,为政府提供支撑服务,主要是提供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基础地质调查评估、地质灾害监测防治、战略性矿产勘查、矿业权管理技术支撑、地球科学研究、地质数据支撑等服务。

3.3 加强新兴地质知识储备,积极对接地方需求

地勘单位应根据所处的区域特点,拓展新兴服务领域,积极调整业务结构。新兴地质领域对于各地勘单位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各单位和人员应结合自身传统优势,找准定位,加强新兴地质知识的储备。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跟专家学,跟有经验的单位学,开展培训班,领导带头学、“传帮带”、竞赛交流等多方式进行学习充实新兴地质知识储备。同时地勘单位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及时了解地方相关规划及政策,主动向地方政府部门了解服务需求,根据自身专业优势,积极与规划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水利、农委、文化旅游等部门对接,寻求多方合作,促进与新兴地质的融合。逐步建立信任与长期合作关系。

3.4 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

地勘单位长期奋战一线,拥有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和资料储备。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是地勘单位高质量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结合地勘行业特点出台科技创新奖励机制,打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转化通道。各地勘单位应结合自身传统专业优势,产学研结合创建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平台管理方式和人才考核机制,通过培训或引进的方式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创新型人才,让专业技术人员带者问题去完成项目,梳理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创新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将科技创新转化为论文、专利、专著和发明,推进地质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提升地质科技创新成果的社会认可度。

3.5 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保障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

地勘单位内部要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方式,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通过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以此保障地勘单位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加强地勘单位内部顶层设计,根据单位自身优势结合时代需求,调整优化单位组织结构,提高统筹规划的管理水平,提升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效率;二、完善地勘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化的运营机制;三、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根据时代新形势需求,地勘单位应内部挖掘、培养人才,让员工尽所其才,外部聘请专家、引进成熟型短缺人才,招聘应届新生力量等方式,让新来人员有专业相符的岗位和项目,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夯实人才基础;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保证晋升渠道畅通,为培养单位骨干、行业领军人物提供政策帮助;五、加强与高校交流合作,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脱岗学习等方式,定向培养稀缺人才;六、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利用各种文化活动增强职工归属感和单位凝聚力,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关心离退休和困难职工生活,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思想文化和物质等多方面留住骨干人才、领头人才及行业领军人物。

4 结束语

地勘单位转型改革,改革发展已到了关键期。地勘单位如何把握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新机遇,笔者认为在地勘单位改革中,要加强统筹,切实解决地勘单位的历史遗留问题;稳妥推进改革,明确地勘单位的职能职责;加强新兴地质知识储备,积极对接地方需求;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以解决转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为实现地质勘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鑫刚,元春华.促进地质调查与科研高质量融合的思考[J/OL].中国国土资源经济.https://doi.org/10.19676/j.cnki.1672-6995.000757

[2] 樊笑英,王峰.地勘行业改革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1(07):42-49.

[3] 陈龙,张凯,赵军,等.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传统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现代矿业,2022634:56-59.

[4] 罗金兰.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思考[J].现代企业,202101

 

本网站所发布的论文为2023年西部地经网学术年会征集到的论文原稿,以供交流分享,论文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作者自行负责。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