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多元化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多元化发展。本文首先从地勘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入手;进而对其面临的机遇进行分析,地勘行业要立足于自身优势,借助内外部有利条件,制定适宜的多元化发展方案。通过着力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培育高素质管理团队,打造绿色勘察示范企业,建立现代企业运行机制等实施具体保障措施,使地勘行业发展成为经济效益良好的多元化产业,步入绿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0 前言
从十九大开始,我国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高质量发展就是从简单追求数量和增速的发展,转向以质量和效益为首要目标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地勘单位必须坚决放弃只追求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的粗放型增长,专注于质量更好的发展,使传统地勘产业更具活力,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1 地勘行业发展现状
1.1 地勘行业收入总体平稳
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放缓,世界矿业复苏势头下落,行业疲软,国际大环境不是太好。随着我国更加关注经济发展质量,经济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供给侧结构改革在我国各个发展领域中不断开展。在地质勘查投入日趋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地质工作不断开拓服务发展领域,地质勘查整体上获得平稳发展,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全国地勘单位总收入4047.24亿元,同比增长22.6%。
1.2 地勘行业资产规模不断提升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是地勘行业一直坚持的,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重点,总资产实现稳定增长,净资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前者和后者变化趋势以及增长情况呈现正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地勘单位2021年的总资产为7555.78亿元,同比增加25.8%。另外,全国地勘单位2021年总负债数额为 3970.35亿元,同比增加28.8%,负债率为52.6%。
1.3 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自2013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2012年以来,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连续下滑。伴随着国际矿物价格的下降,以及国内经济的需求,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求量的下降导致地勘投入的下降,也必将产生对本行业的冲击与影响,缺乏内生动力。由于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大国之间的竞争更加趋于激烈,在关键领域,我国一定要掌握自己的核心科技,加强矿产等战略资源储备。随着资源供给在国际市场竞争越来与激烈下,为我国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保障,要树立国家总体安全观,建立健全地质矿产资源安全预警相关机制,重视对关键领域矿产勘查的投入。2021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173.81亿元,同比增长7.5%,较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1.0%,自2013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1.4 地勘行业发展需要拓宽服务领域
地质勘查在服务国民经济方面,也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城市发展建设、地灾调查治理、环境污染调查等方面可以大有作为。这是一个宽广的领域,为地勘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景。另一方面,我国将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提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近年来开展了地质灾害治理,在灾害危害较大地区进行移民安置搬迁,建立地灾预防和治理工作标准,不断规范预防治理工作程序,促进地灾市场有序顺畅。
2 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2.1存在的问题
本世纪头十年地勘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一片繁荣的背后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地勘队伍不断努力以及国家优惠政策上的鼓励支持,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产生大量需求,同时国外同行需求量大。然而,长期高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许多弊端,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由量转向质的变动,长期快速发展的弊端也进一步的显现出来,也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地勘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缺乏清晰发展战略指导,勘查主业不突出。1999年以来,伴随着国家对地勘部门的重大改革,地质勘查分为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两大类,企事业改革步伐加快。面对地勘行业的实际情况,目前获取公益性地质工作的项目难度增大,地勘行业衰退导致勘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此外,随着矿产项目逐步向攻深找盲发展,勘查深度越来愈深,而部分地勘队伍设备陈旧,钻探设备难以满足超深钻孔的地质勘查工作,矿产勘查主业不断萎缩。
(2)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勘查进展缓慢,多层次勘探格局还未形成。在非金属矿山领域,新增加的查明资源储量较少,储量与开采比下降。后备资源呈现储量少且禀赋较差的特点,可供新建矿山的高级别储量不足,这都对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要求,从而保障资源供应。
(3)严重依赖内部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非勘探产业规模较小,专业化管理水平低,管理体制僵化,向外市场开拓困难,产品优势不突出等,各地地矿主管部门为其制定了一系列内部市场扶持政策。造成这些单位主要面向主管部门开展生产和服务,对外开拓市场和创新意识不强、服务质量较低、市场竞争力弱,单纯依靠内部市场难以发展壮大。
(4)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传统粗放型的勘查模式只片面追求经济成效,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符合当今党中党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实施矿产勘查时需要综合运用管理和技术等手段来持续减轻、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实现绿色勘查。
2.2 原因分析
(1)高级管理人员缺乏战略思维。企业管理团队的素质结构不合理,缺乏战略管理培训和学习。各地勘单位班子大多数成员都是由生产技术人员直接晋升的,缺乏系统战略管理培训以及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重视生产而忽视业务管理的现象,缺乏对战略管理的了解和重视。
(2)对各产业发展缺乏科学判断。只考虑内部需求,而未需考虑市场需求来确定投资和发展的方向。围绕主业发展以及员工的需求发展起来的大多数行业,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产品技术附加值不高,利润率低,难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由于发展最初不是基于企业发展和增长的目标,因此缺乏经济和理论论证,导致资源分散和浪费,使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3)创新发展策略并未奏效。尽管创新驱动的发展策略也被提出来了,也建立了相关的创新管理体系。但实施效果不明显,长期形成的事业单位氛围导致在管理体制机制缺乏进取精神,无法满足市场业主需求,故而导致效率低下,创新程度不高。对于企业而言,创新是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原动力。但是,地勘单位创新多流于形式,不能严格根据生存发展的实际需要发挥作用,造成企业缺乏创新活力,直接影响着生存和发展的质量。
(4)绿色发展投入不足。由于贯彻绿水青山发展理念,重拳出击治理环境污染,再加上地勘单位环境评价设计和设备设施投入不足,尚未达到绿色发展要求,需对原有降噪、废气收集、污水处理等环节进行升级改造等,重新实施环评、设计,使绿色发展不停留在表面,大力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3 地勘行业面临的机遇
3.1 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巨大的压力,经济从低端向高端迈进,国际竞争激烈,国际环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关键技术进行卡脖子策略,我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但是,我国经济长远平稳向好的趋势没有变,特别是国家提出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这对地地质行业的长远发展是极大利好。只要国内经济长远发展,必定为地质行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国内在环保,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地质勘探行业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从我国现代化进程来看,我国尚未实现现代化,发展经济依然是我国的重要任务,发展经济所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这意味着我国未来 10年地勘行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3.2 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矿产资源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院士刘宝珺在内蒙古大学做题为《资源环境的科学发展观》的演讲时说,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95%以上的一次能源和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均取自矿业,矿业支撑了占我国GDP70%的国民经济的运转。离开了矿产资源,就无从谈发展问题,所以,拥有矿产资源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人均矿产资源消费量,更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3.3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地质勘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提供优质的环境地质工作服务可以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高消耗重污染的发展之路难以为继,国内环保意识增强,践行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服务,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准确优质全面的地质服务是必不可少的。落实好国家大政方针,就要求地质工作必须要在地质灾害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矿山环境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方面要有大的作为,这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3.4 乡村振兴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地质勘探的技术支撑
一个行业要发展就必须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主动服务于国家发展,着手解决重大时代课题。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当前重大的国家战略,为地勘行业在农田保护、土地综合治理、乡村规划、农村基础设施的勘察与修建等诸多方面提供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每年巨大的增量,地勘行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主动服务于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交通施工前期的地质勘察、能源网络的建设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又融入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来。
3.5 政策层面利好地质勘探行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
在政策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到了新时代,国内市场经济体质越来越完善,同样地勘行业相关制度也日趋完善,不正当竞争逐渐减少,这样可以集中更大的精力用来关注核心科技,这对地勘单位无疑是一个利好。另外,目前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也将有利于释放巨大的潜力,这样便于地勘单位与相关国有单位进行矿业权、矿山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4 地勘行业多元化发展方案
地勘行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基础是拥有稳定、核心竞争优势的主营业务中,才能持续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必须结合企业的优势和发展机遇,围绕核心产业和能力进行扩展和延伸,并在企业使命和目标的指导下动态寻找相关或非相关产业的发展机遇,并且进一步提升或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以长期保持竞争优势。
4.1 做精做强矿产勘查主业
从地勘行业当前发展来看,基于经济效益来源和现有资源技术等因素考虑,仍需将矿产勘查产业作为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强。
地勘单位长久以来走的是粗放式发展道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追求高质量发展,就是改变过去只追求量的发展,不注重质的提高,煤炭的战略地位没有改变,只是从做大改为做强。因此,地勘行业转型要立足矿产勘查,做精做强矿产勘查主业,提高勘查质量,注重科技创新和绿色勘查,在做精做强矿产勘查的基础上,走多元化转型发展之路。
4.2 稳步推进非矿地质技术服务产业
拓宽非矿产资源勘查领域。为了摆脱矿产勘查深度和找矿难度日益增加,以及矿产资源形势持续走低所造成的困扰,拓宽地质环境勘查领域。顺应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积极参与地质灾害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和治理工程。
拓宽矿山地质技术服务领域。由于矿山开采深度增加,开采难度也有所增加,造成施工技术难度进一步增加,矿山企业急需先进设备及施工工艺,同时也应确保施工的安全,同时,从环保、安全和保护资源等方面的要求,也需要方方面面的地质评估资料,应紧密联系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时跟进服务。
拓宽自然管理技术支撑和土地整治服务领域。开展地籍调查、土地利用调查、自然规划利用、地籍管理、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业务的划定等。
拓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及后期成果应用领域。根据国家农业主管部门要求,利用二次调查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成果,运用科学合理的界址测量方法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延伸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绿色农田辅助决策系统、农产品供需交易辅助平台、农作物种植风险预警系统等。
土地方面,致力服务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积极助力全省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支撑卫片执法和违法用地查处,加强土地服务保障,提升技术支撑能力。环境方面,发挥省内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智库的引领作用,做好全域生态修复规划编写,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调查治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务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河南省地灾协会的关键作用,主动谋划全省地质灾害普查和全省自然灾害普查工作。
4.3 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装备租赁产业
随着矿产勘查技术服务不断发展,地勘单位内部物资设备租赁业务需求将不断增加。地勘单位可立足于服务内部需求,抢抓发展机遇,发展物资设备租赁产业。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完善物资设备租赁产品品种,拓展租赁服务能力,为其他企业提供租赁、维修等服务,提高服务水平质量和综合竞争能力。同时,利用区位优势,寻求合作经营,增加产品配套设备,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5 地勘行业多元化转型实施保障
5.1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加快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素质的先决条件。
一是用好现有人才。要转变对本单位人才“视而不见、见而不用、用而不当”的陈旧观念,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品德发现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同时,要更加明确工作定位,把握国家公益性地勘队伍建设机遇,不断提高承担公益性工作的能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承担公益性任务的水平。
二是引进紧缺人才。从地勘行业当前发展情况来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较少,专业技术人员总数在职工人数中所占比例较低。因此,要根据当前发展实际和未来转型发展产业布局,结面向社会引进专业人才,尤其引进一批制约当前发展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例如提高绩效奖励,解决子女入学和配偶工作安排等实际问题。通过研究课题和开展项目吸引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合作攻关。鼓励下属单位通过项目聘用、任务聘用以及人才租赁等共享员工的灵活方式招才引智。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制订人才培养规划和年度培养计划,鼓励职工进行在职继续教育学习,完善培训考核办法,定期对专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完善专业技术带头人选拔机制,围绕战略转型和产业调整,培养造就一批在地质灾害治理、环境恢复、煤炭勘查、土地规划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5.2培育高素质管理团队
首先,突出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团队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领导班子成员选拔,考核和退出机制,持续创新人才选拔和用人机制,把竞争性选拔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互相结合。对绩效奖励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薪酬机制,一是要高度注重经营日标完成情况,而是要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关注短期利益,同时重视长期计划,科学评价领导干部。
其次,建立健全干部综合考核正向激励管理体系,鼓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注重引进、培养、管理和服务,通过内部公开选拔发现人才,敢于压担子,安排年轻干部到关键岗位锻炼,开展优秀年轻干部调研,选拔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年轻干部作为领导干部储备库。拓展干部培养渠道,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以上挂、下挂的方式开展挂职锻炼。不断加强干部日常监督,防微杜渐、抓早抓小,把严的要求贯穿于干部成长过程中。
最后,构建管理、专业技术发展双通道,拓展各类人才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新的热情,盘活人才队伍,形成各类人才不断成长、协调发展的局面,确保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人才数量的人才结构满足其地勘行业多元化发展需求,提高市亮争力,以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为支撑,促进企业多元化战略转型,最终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5.3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全力提升钻探、物探、测绘遥感、信息化大数据、检测测试等勘查技术。同时,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实现科技成果的提升和奖励申报,指导和跟踪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省财政自然资源科研项目、局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展,力争圆满完成、取得科技创新行业领先水平。推进科技奖励申报评审工作,推荐、集成科研成果参加有关的行业、省、厅科技奖励评审。持续探索考核机制创新,修订完善年度考核机制,提高创新考核指标比例,鼓励地勘单位加大创新投入力度,进一步实现规模效应向质量效益的转变。
5.4打造绿色勘察示范企业
首先,探索勘查新模式。将生态保护的观念贯穿地质勘察全过程和所有环节,充分考虑地质、经济、环境和技术四个要素,考虑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评估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并按照有关标准编制勘察设计,在勘察全过程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和和谐勘察要求,从勘查理念、工艺、管理和环境恢复治理等角度总结出可以推广和复制的经验和机制。
其次,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体制创新,通过规划源头控制、项目设计评审、项目实施监督等措施,将绿色勘察的理念、要求以及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将勘察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可控、可恢复的范围。
第三,坚持勘察技术不断创新。对绿色勘查的有关理论的方法进行不断探索和总结,推广应用绿色勘查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根据勘探设计要求,尝试用浅钻、便携钻机分别代替槽探和传统钻机,推广一基多孔技术和“洛阳铲取样技术,回收环保泥浆进行循环使用,创新绿色勘查技术方法,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尽量避免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完善绿色勘察标准体系。通过项目示范、积累经验、修改完善地质勘查技术规范,为最终建立绿色勘查标准服务,力争为其提供丰富的技术参考以及相关指标验证。
(本网站所发布的论文为2023年西部地经网学术年会征集到的论文原稿,以供交流分享,论文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作者自行负责。)